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养生 > 养生四季

来源:时间:2022-04-28浏览:1513

张洪洲,男,75岁,大学文化,是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中医院第一任院长、主任中医师。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、河北省第二届名中医、河北省中医学会会员、中西结合基础委员会委员、省中西结合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,河北中医杂志特约编辑、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编委,省级重点脑病专科学科带头人,行医50多年,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4项,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;主编或合作出版学术专著6部(套)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曾被评选为“邯郸市劳模”、被授予邯郸市名中医、市中医带徒指导老师,被河北省卫生厅授予“优秀院长”、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任为“特约研究员”等称号。尽管已是70多岁高龄,但仍然坚持到中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为民坐诊服务。多年来潜心钻研中医疗法,并得到临床运用。张洪洲同志打下的底子,为今天馆陶县做大做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
冬三月也就是农历十、十一、十二这三个月,这个季节天气逐渐转冷,天寒地冻,大地肃杀,万物闭藏,阳气内收,蓄积于内以御寒,因此,冬季养生重在一个“养藏”,饮食、起居、情志活动以补、静、敛为要。那么如何在冬三月里做好“养藏”与防病工作呢?


《黄帝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说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瘘厥,奉生者少。”


第一,起居有常,避寒就暖。冬季阳气内敛、夜间尤甚,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精。建议早睡晚起,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冬季属阴,以固护阴精为本,宜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”,选择晴朗天气户外运动,同时注意保暖,远离寒气,接近温气,不要让皮肤泄露于风寒之中,使已经收藏的阳气外泄。户外寒冷,人们出行减少,大多呆在室内,从健康角度室内工作也要做到位,即使天气再冷也要在保持适宜的室温的情况下适当通风,同时做好室内清洁卫生。在衣着方面要做到轻、软、暖、舒适,忌衣领过高过紧,厚重紧身衣着容易压迫血管,使血液不能正常输送,易引发颈椎病等。《黄帝内经》上讲:“头为诸阳之会”,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发掉,如不重视很容易引发感冒、头疼、鼻炎、牙疼、三叉神经疼痛等。中医称“背为阳”,又是“阳脉之海”,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,背部不暖,人体免疫力变差,抗病能力下降,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以及复发。俗语“寒从脚起”,足部受寒势必会影响内脏,脚离内脏最远,血液供应不足,因此脚的皮温最低,足部的保暖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,除做好身体保暖外,冬季气候寒冷,机体代谢相对缓慢,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下降,尤其老年人与体质虚弱者,必须重视保暖,而头部、背部、足部则是重点。


第二,要注重精神调养。《黄帝内经》上讲: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”。冬季朔风凛冽,阳气潜藏,阴气盛极,草木凋零,自然界的蛰虫伏藏,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,以便为春天生机勃发做好准备。因此,冬季养神,同样要着眼于藏。使神藏于内,顺应阳潜,敛阴护阳。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。当处于紧张、激动、焦虑、抑郁等状态时,应尽快恢复平静。医学研究表明,冬季的寒冷气候会使人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,垂体、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功能代谢紊乱,因而冬季是抑郁症多发季节,同时低温、干燥、较高的气压对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哮喘、脑动脉硬化等有不利影响,易使人的身心处于低落的状态,尤其是体质虚弱或常年有病卧床的患者,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。中医历来强调“神藏于内”,如《黄帝内经》说道: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”,说明冬季藏神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。要做好藏神需要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,保持心理平衡状态。去除心中私心、贪念,降低欲望以免扰乱清净之神。注意对不良情绪的引导,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压抑、集聚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。


第三,饮食调养,适当进补。冬季饮食应以滋阴潜阳、增加热量为主。冬季宜多食温热性质的食物,如肉桂、辣椒、花椒、桂圆、荔枝等。还要特别注意选择具有补肾助阳作用的饮食,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。此外还要遵循“少食咸,多食苦”的原则。黏硬、生冷的食物多属阴,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之阳气。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,进入肠胃后,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;食物过寒,容易刺激脾胃血管,使血流不畅,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,损害人体健康。因此,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讲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冬季其性寒冷,寒与肾相应,最易耗伤肾的阳气,饮食应遵循“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宜进食血肉有情之品,以固肾气。


第四,增强体质,加强锻炼。俗语讲: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, 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”,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,都应该坚持锻炼,使得身体能够更好的获得“顺四时、适寒暑”的能力。冬天以室内运动为主,但也不妨到室外走走,以清新空气,去肺中之浊气。晨练宜迟不宜早,早晨阳气不旺,易受“风邪”入侵引发伤风、感冒、关节疼痛、胃疼等病症。


对于老年人,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的患者,晨起运动并不是最佳的时机,因冬季早晚温差较大,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、痉挛,发生供血不足,并可能导致栓塞,进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,因而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,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、高血脂患者,更易在这一季节发生心脑血管疾病。冠心病(包括心绞痛、心肌梗塞)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常见症状为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胸痛等。脑出血、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,常见症状为眩晕、头痛或者恶心呕吐、肢体无力、麻木偏瘫、偏身感觉障碍、偏盲、失语等。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、高血脂患者在冬季要做好以下措施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:注意保暖;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;规律生活,适当活动,注意劳逸结合;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,防止便秘;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注意控制血压血脂,清淡饮食,限盐少油。


冬季是呼吸道疾病肆虐的季节,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哮喘等呼吸道慢性病患者在冬季时易因气道受冷空气刺激,出现急性发作,合并肺部感染,使得原有疾病加重,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咳嗽、咳痰,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。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,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,尽量避免与感冒、流感患者接触,减少被传染的可能;适当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力;平时要多喝开水,戒烟酒,饮食以清淡、温、软为原则,少食过咸、辛辣油腻等物;出现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时应及早就诊。(馆陶县中医医院 张洪洲 张小雷 张俊燕)



联系我们

电话: 024-66593819

邮箱: 596074897@qq.com

网址: 华夏名中医.中国

地址: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号路2号友谊城外商3号楼

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
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

Copyright © 华夏名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4690号 网站建设:网势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