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之经验,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,建立起来的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。
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。经是经脉,犹如途径,是经络系统的主干,其特点是纵行分布,位置较深;络是络脉,犹如网络,是经脉的分支,其特点是纵横交错,遍布全身。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肢节、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,每一经络各与其内在脏腑相联属,通过经络把各部分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经络系统是由经脉、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。经脉和络脉是它的主体。
经脉系统由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组成。十二经脉又由十二正经、十二经别、十二经筋及十二皮部组成;奇经八脉是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的总称。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,既不直属脏腑,又无表里配合关系,“别道奇行”,故称“奇经”。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,起统率、联络各经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。络脉有别络、孙络、浮络,分布全身,难以计数,沟通了全身经气。
经络的主要作用、病理变化及临床应用如下所述。
(1)主要作用
1)联络脏腑、沟通肢窍。《灵枢·海论》说:“夫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。”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六腑,外联四肢百骸,通达五官九窍,再加上奇经八脉、十五络脉、经筋、经别、皮部和浮络、孙络遍布全身,形如网络,纵横交错,人里出表,上通下达,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、肢体官窍、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,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统一,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。
2)运行气血、濡养周身。《灵枢·本藏》指出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,利关节者也……”说明经络有运行气血、调节阴阳、营养全身的作用。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人体各个脏腑、组织、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,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。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,才能输布周身,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,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。如营气之“调和于五脏,洒陈于六腑”,从而为五脏藏精、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。
3)抗御外邪、保卫机体。由于经络能“行血气而营阴阳”,营气运行于脉中,卫气行于脉外,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,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,起到了抗御外邪、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。故《灵枢·本藏》说:“卫气和则分肉解利,皮肤调柔,腠理致密矣。”
4)传注病邪、反映病候。由于经络“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”而使人体内外沟通、表里通达,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,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入深、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。例如,风寒之邪侵犯肌表,初见恶寒、发热,头身疼痛,此时邪在皮毛、经脉,继而人舍于肺,则咳嗽、胸闷、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。
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,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道。例如,肝脉挟胃上行,若肝郁气滞,则往往犯及脾胃而出现暖气、吞酸、呃逆、呕吐等症状;肾脉从肾上贯肝膈,肾阴亏损而致肝阳上亢,则见头痛、失眠、烦躁易怒、潮热盗汗等症。
此外,由于经络在人体循行分布与脏腑官窍络属的特点和沟通内外、联络表里的作用,所以内脏发生病变时也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,从而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组织、官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。如肝病——胁痛、目赤肿痛:肾病——腰痛、耳聋;心火上炎——口舌生疮等。所以在病理情况下,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。
(2)病理变化
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,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。其证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、实、盛、衰有关外,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、官窍联系。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1)实证: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,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,即所谓“血伤为肿”“不通则痛”。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、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。
2)虚证:多出现局部不仁、不用等痿废现象,或功能失常症状。多因经气虚陷、气血不足,不能荣于经脉,经筋、皮部失于温养濡润,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,如“痿废”“大指、次指不用”等症状。
3)经气衰竭: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,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,例如,《灵枢-经脉》所载“手太阴气绝,则皮毛焦。太阴者,行气温于皮毛者也,故气不荣,则皮毛焦”,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,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、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病候。
(3)临床应用
1)辨证归经。由于经络系统各部的循行分布各有分野,脏腑官窍络属各有差异,所以可根据体表病变发生部位与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,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,此即“明部定经”。例如,头痛的辨证归经: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,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,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,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和足厥阴经有关等。又如,肝经循行中“抵少腹”“布胁肋”,故两胁或少腹痛者,多与肝经有关;咳嗽、气喘、流清涕、胸闷,或缺盆、肩背及上肢内侧前缘痛等,与手太阴肺经有关;而心痛、咽干、口渴、目黄、胁痛、上肢内侧后缘痛、手心发热等则多与手少阴心经有关。总之,根据病痛的部位和病候表现,结合各经循行分布及其特有的病候群,即不难推断有病的脏腑或经脉。至于各种经穴病理反应或各种循经出现的脱毛、充血带、贫血带、丘疹、皮下结节和皮肤电阻变化等反应,也可作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的诊断依据和辨证归经的重要参考。
2)药物归经。药物按其主治性能归人某经或某几经,简称药物归经,它是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因病症可以分经,主治某些病症的药物也就成为某经或某几经之药。清代徐灵胎《医学源流论》说:“如柴胡治寒热往来,能愈少阳之病;桂枝治畏寒发热,能愈太阳之病;葛根治肢体大热,能愈阳明之病。盖其止寒热、已畏寒、除大热,此乃柴胡、桂枝、葛根专长之事。因其能治何经之病,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。”此外,中医各科药物的临床应用,也有很多是以经络的特殊联系原理为依据的,如目病有时不治目而用治肝的方法,因为肝脉通目:口舌生疮,不治心而治小肠,是心与小肠相表里,两经经脉有密切的联系之故也。
3)指导治疗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指出:“五脏之道,皆出于经隧,以行血气,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,是故守经隧焉。”这说明临床上的一切病候,无不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。因此,中医辨证论治必须以脏腑、经络理论为指导,特别是经络学说,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而重要,如指导循经取穴、皮部取穴、刺络治疗、经筋治疗、按时取穴等。循经取穴通常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官窍属络关系,根据“经脉所通,主治所及”的理论来取穴进行治疗的。例如,《四总穴歌》中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头项寻列缺,面口合谷收”就是循经取穴的实例。皮部取穴是由于经络、脏腑与皮部密切联系,所以对脏腑经络疾病也可在其相应的皮部进行治疗:刺络治疗是指凡经络瘀滞,火热实邪痹阻为患者,皆可刺络脉放血治疗,如目赤肿痛,刺太阳出血,高热神昏,刺十宣出血,软组织挫伤在局部刺络拔罐治疗等;经筋治疗是指经筋疾病多表现为拘挛、强直、抽搐、弛缓等症状,可取局部痛点或阿是穴治疗,即“以痛为腧”的治法;按时取穴是指经络气血的循行流注与时间密切相关,因而有各种时间针法的创立,如子午流注、灵龟八法、飞腾八法等,均是以经络气血流注、盛衰、开阖的规律,配合阴阳、五行、天干、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取穴法。
火疗的作用部位主要是经络和穴位。归属于十二正经与任、督二脉的穴位为十四经穴,既有一定的名称,又有明确的位置,但不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是经外奇穴,既无固定名称,也无固定位置,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为准的,是为阿是穴。其中,以十二正经和任、督二脉以及十四经穴为主。
上一篇:腹针调神阙经络治百病
下一篇:敬请期待
电话: 024-66593819
邮箱: 596074897@qq.com
网址: 华夏名中医.中国
地址: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号路2号友谊城外商3号楼
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
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